🐋 為什麼要去阿拉斯加?一定要坐郵輪嗎?
- 冠豪 陳
- 10月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作者:陳冠豪 Wesley|最後更新:2025 年 10 月
很多人第一次規劃阿拉斯加時都會問:「我可以只走陸地嗎?真的一定要搭郵輪嗎?」
答案是——幾乎要。
阿拉斯加沿岸多數城市之間沒有公路相連。
你沒辦法像在歐洲或日本那樣租車一路開到底,也沒有什麼城際鐵路。
如果不坐郵輪,就只能在各港口之間搭小飛機,還得再接交通、找住宿、搬行李。
而郵輪一次就幫你解決這些事,還能在移動的過程中看到那些根本沒有公路通到的冰川與海灣。
🧭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
郵輪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人與人之間變得特別友善。
進電梯時,大家會寒暄、稱讚穿著、聊聊今天天氣或鯨魚。走廊上遇見也會自然打招呼。
我發現,美國人比我們亞洲人更開放,也更樂於交朋友。
這不代表你一定做得到,但你會親眼看到這樣的社交氛圍。
郵輪的封閉環境讓人產生一種短暫卻真實的連結,好像七天內大家都成了同一個小社會的一份子。
在陸地上這樣的互動幾乎不存在。人們忙著行程、顧著地圖,主動攀談反而會被誤會。
⚖️ 行程的自由
很多人以為郵輪的節奏被固定,其實完全不是。
每天的活動表上有音樂、講座、餐廳、遊戲,你可以全參加,也可以一個都不去。
要不要下船、要待多久,全看自己。
的確會有些遺憾:有時遇到很喜歡的小鎮卻只能停一整天,但這反而成為日後再訪的契機。
對多數人來說,郵輪給的是一種剛剛好的節奏——既放鬆,又不失彈性。
🧳 體力與便利
上船那天最忙,之後行李就不用再動。吃飯、休息、看表演全在同一艘船上完成。
這對帶父母旅行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。
不用拖行李、不用查餐廳、不用趕交通。
郵輪上的免費餐廳已經足夠豐富,還有付費餐廳能換口味。
整趟旅程幾乎不需要再「處理瑣事」,只要享受被照顧的時間。
🌄 阿拉斯加的風景:不是白雪,而是海與森林
多數人以為阿拉斯加是冰天雪地,其實郵輪能到的地方都在南部。
沿岸的城鎮多是森林、雨林與海灣,到了夏天甚至綠得像台灣山區。
只有進到冰川灣國家公園那一帶,才會看到壯觀的冰河。
海上能看見的是大場面:冰河崩落、鯨魚噴氣、霧氣中的島嶼。
陸地則是細節:濕潤的苔蘚、低矮的松林、林間步道。
郵輪讓你飄在風景上方,陸地讓你走進它的內裡。
✈️ 為什麼郵輪幾乎是唯一選擇
出發前我在 Google Maps 上看過各個港口的街景。
很多路真的修到一半就沒了,前方是森林或海灣。
這些城鎮之間完全沒有公路,靠船才有辦法通行。
飛機雖然快,但機場多半離市區很遠,還得轉車或租車。
阿拉斯加的觀光重點從來不在城鎮本身,而是在它們之間的海域與自然。
要一次看到這些冰河、海峽與鯨魚,只有郵輪能做到。
💭 結語
如果你想輕鬆看到阿拉斯加的精華,郵輪不是奢侈品,而是必要的交通方式。
這趟航程讓人不只是抵達目的地,而是一路被風景包圍。
那是一種在移動中放鬆、在放鬆裡理解世界邊界的旅程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