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🧭 阿拉斯加郵輪完全入門:第一次出海要知道的10件事

  • 作家相片: 冠豪 陳
    冠豪 陳
  • 10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Alaska Cruise 101: 10 Things First-Timers Must Know

作者:陳冠豪 Wesley |最後更新:2025 年 10 月


為什麼會啟程



今年下半年臨時多出幾個連假,讓我意外擁有一段比較長的休息時間。因為全家之前去地中海搭過郵輪,印象很好,所以這次就順勢決定來一趟阿拉斯加。


對許多人來說,阿拉斯加幾乎是「第一次郵輪體驗」的代名詞——壯觀的冰河、安靜的海面、還有那種「世界盡頭」的孤寂感。我也希望這篇能幫第一次搭郵輪的人,輕鬆摸清整趟旅程的節奏,不慌不忙地上船。





🚢 航線怎麼選:我們的北上之旅



我們搭的是八天七夜的北上航線,從西雅圖出發,依序停靠 Juneau、Sitka、冰川灣國家公園(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)、Icy Strait Point、Ketchikan,最後再返回西雅圖。這條線是最經典、也最容易安排的阿拉斯加郵輪行程。


有些人會選擇「環形」航線,港口雖然類似,但路線更長、節奏更緩。如果假期夠長,會多出一些冷門港口,但若只有一週時間,北上線已經能完整看到冰川灣與幾個代表性城市。





🌦️ 阿拉斯加的尾聲季節,卻遇上最幸運的天氣



我們是在九月底到十月初出發,算是旅遊季的尾聲。許多港口甚至說我們是那一季最後一艘靠岸的船。照理說這時候的天氣應該又濕又冷,但我們意外地一路晴朗。


氣溫維持在 5–10 度之間,體感其實很舒服。之後我會再拍一支影片分享「秋季阿拉斯加怎麼穿」。這時候的日照很特別——太陽約在六點多下山,但天色會亮到七點,那段黃金時刻被拉得很長,美得讓人捨不得離開甲板。





💰 預算與意外的花費



船費部分,內艙約 900 美金,陽台艙約 1300 美金。

機票約 22,000–23,000 元台幣,加上登船前在西雅圖住一晚飯店約 10,000 元。這些是主要開銷。


郵輪每天自動收取每人 18 美金小費,再加上餐飲或活動消費,屬於可控範圍。

最意外的是船上的攝影服務——攝影師會在不同場合主動幫你拍照,成品出乎意料地好看。我最後花了 199 美金買了十張精美的照片,毫不後悔。





🛏️ 艙等選擇:內艙房其實比想像中舒服



我這次住的是內艙房,也就是沒有陽台的房型。空間雖不方正,但收納超多、雙人床很大,兩人住起來其實相當舒適。


我爸媽住的是陽台艙,空間更寬敞、採光好,也更有度假感。

不過要特別注意:救生艇都設在船體中段。像我們那艘船的四樓與五樓中段陽台容易被救生艇擋住視線,儘管五樓沒有被標註「視線受限」,實際站上去仍會看到救生艇頂部。

如果你很在意海景,建議避開船中段,選船頭或船尾的陽台艙。





🪪 簽證與文件:紙本永遠最保險(2025 年資料)



從台灣出發前往阿拉斯加郵輪,只要申請美國電子旅遊授權 ESTA 即可(以下內容為 2025 年資訊,未來若有變動請再查官方網站)。出發前務必把所有文件印出來——ESTA、船票、護照影本。


在西雅圖過海關時,海關會詢問「來美國的目的」並要求出示船票。沒有紙本會很麻煩。

另外,西雅圖出發的船一定會停靠加拿大港口,即使你下船觀光,台灣護照持有人也不需申請任何加拿大簽證或 eTA。

依照加拿大官方規定,只要是「郵輪短暫停留」,即屬免簽範圍。若想避免誤會,可以把官方說明文件印出來隨身帶著。





🧥 船上與岸上的穿著攻略



船上空調約 21°C,室內短袖或薄長袖都可以。上甲板時要加外套,此外船上也會有正式之夜,要準備一套正式服裝。荷美郵輪還有「橘色日」,可以穿橘色衣物融入氣氛。


下船活動幾乎都在戶外,建議帶防風防水外套、羽絨背心、毛帽、圍巾、手套與發熱衣。九月中以後的航程特別需要注意保暖。

郵輪上雖然有泳池,帶泳衣仍值得——水溫暖、風不大,有機會邊泡邊看雪山。





🍽️ 船上生活:從「養老院」到充滿驚喜的海上教室



出發前原本擔心荷美郵輪太安靜,結果完全不是。

整趟旅程的亮點是自然與野生動物觀察。只要天氣好,就能從甲板上看到鯨魚、虎鯨、水獺與各種海鳥。


船上會有專業導覽員用麥克風與廣播系統即時通報:「三點鐘方向有鯨魚!」整個甲板瞬間熱鬧起來,大家都湊上欄杆找影子,那種集體期待的氛圍特別溫暖。


荷美的講座內容也很精彩,從冰河灣的歷史到原住民文化,再到地名背後的政治意涵。若英文夠好,強烈建議去聽。

餐飲方面,荷美強調魚類料理 48 小時內上桌,甚至有阿拉斯加認證標章。鮭魚、鱈魚都鮮美到誇張,還包含在船票裡。





🌐 網路與通訊:除非公務在身,否則別浪費錢買船上網



船上提供免費 Wi-Fi,但只能用在荷美的 App 上傳訊息,無法開網頁或使用社群。

雖然有付費方案,但價格都偏高。若不是一定要回覆信件,不如省下這筆錢。


阿拉斯加信號主要由 AT&T 覆蓋,我這次用 AT&T 實體 SIM 卡,訊號穩、問題少。

另外要特別提醒:若你打算使用 中華電信或其他電信的國際漫遊方案,請務必注意條款。

電信公司通常會註明——「郵輪上的行動網路」不屬於美加漫遊方案範圍。

若沒關掉行動數據,手機可能自動連上船方的衛星網路,產生高額國際漫遊費。

我雖未實測,但看到中華電信的警語後選擇避開,也建議大家事先確認自己的電信條款再出發。





🐋 岸上行程:淘金小鎮與自然野生動物的混合風景



這趟停靠五個港口:Juneau、Icy Strait Point、Sitka、Ketchikan,以及 Victoria。

這些小鎮大多因黃金淘金熱而興起,風格粗獷又懷舊。


Sitka 最適合悠閒散步,街上融合俄羅斯、原住民與美式文化。

Juneau 港區觀光氣息濃,珠寶店密集,建議搭纜車上山或去 Mendenhall Glacier。天氣好時景色壯觀得像假畫。

如果預算足夠,也很推薦賞鯨或觀熊。許多導覽雖標榜歷史文化,但部分路線其實可以自己走,之後我會再寫專文細講。





💭 結語:天氣、心情與節奏



阿拉斯加郵輪最迷人的地方,不在港口數量,而在那種「讓時間慢下來」的節奏。

暈船的機率不低,建議準備暈船藥或貼片。天氣可遇不可求,有晴有霧,但每一種天氣都有它的樣子。


最後一個提醒:甲板真的會滑。

尤其是早晨或雨後,別為了拍照太快移動。這趟旅程最值得帶走的,不只是照片,而是那份在冷風裡被海風吹醒的自由感。

 
 
 

留言


  • YouTube - Black Circle
  • Black Instagram Icon
  • Facebook Basic Black
bottom of page